十八章 生财之道-《褚起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今日宋江正好在大营中处理军务。

    自从姚都尉带兵增援东南战场之后,他这个校尉就成了永山卫大营的话事人。

    按道理说,两年里自己虽说没有功劳,可也苦心维护着一方平安。咋地也该给自己升半级,弄个参将当当吧。

    可惜,不管他明里暗里怎么使劲,升迁的事,始终没啥着落。

    天长日久,心灰意冷的宋江这官当得也就得过且过。

    不过,自从谷令君被都指挥使大人调到烽燧堡之后,宋江对自己升迁的信心,又开始重新燃起。

    宋江不是谷令君这样的小白,他虽然没有后台,升迁困难。

    可是人家毕竟从军多年,熟识的袍泽自然不在少数。其中,有几个便在万安郡都指挥使大人手下任职。

    从接到谷令君的调令,他就开始托人调查这个被都指挥使直接任命的年轻都头。

    据说,谷令君是一位贵人引荐给都指挥使大人的,都指挥使大人对此非常重视,直接从尖哨提拔为都头。

    对于宋江来说,这些情报已经足以让他猜测出谷令君的后台了。

    万安郡都指挥使定远将军威远伯顾春江,是大褚兵马大元帅齐国公的第三子。

    传闻,齐国公的三个儿子,年幼时,分别是三个皇子的伴读。

    而威远伯,则是三皇子的伴读。

    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,那么谷令君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,三皇子的身边人!

    不论这个推测正确与否,其实都不重要。

    他宋江一个小小的校尉,自视不能入得皇亲贵胄的法眼之中。

    宋江的追求不高,只要能够搭上威远伯这条线,他就心满意足了。

    届时,别说一个小小的参将,弄好了,说不准给升个都尉都是有可能的。

    “大人,烽燧堡都头求见。”

    正在案台前憧憬美好未来的宋江,被自己亲兵的声音打断。

    本来有些不悦的宋大人,一听是谷令君来了,立即换上了一副平易近人的笑脸。

    “速速请谷大人进来。”

    亲兵得令转身刚要出去,宋江再次叫住了他。

    “算了,还是我亲自去迎一迎谷大人吧。”

    宋江可谓是将人情世故玩出了一种境界。

    永山卫大营的校场上,谷令君带着庄老六等十几名烽燧堡军士在此等着被宋江召见。

    他们身后,是二十匹东夷战马和一大车的战利品。

    没多久,身穿校尉亮银色制式铠甲的宋江,抱着头盔一路小跑着迎了过来。

    人未到,声先至。

    “小谷兄弟,可是想煞为兄了!”

    面对如此热情的宋校尉,谷令君身后那些烽燧堡的军卒们,有些惊讶之余,心中都更加的佩服自己这个年轻的都头了。

    尤其是庄老六,这个家伙曾经无数次为了烽燧堡的人员和给养问题,来找过宋江。

    可惜,大部分时候,根本是连大门都进不去。

    就算是见到了宋校尉,得到的回复,最多也就是“之后再议”四个字。

    这也是庄老六为何对宋校尉意见那么大的重要原因。

    人家放低姿态,谷令君自然也得给足面子。

    只见他右手捶胸,就要单膝跪地给宋江行军礼。

    老实说,谷令君对大褚王国的军礼有些嗤之以鼻。握拳捶胸的确中规中矩,可是动不动就下跪,实在让他这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好青年不太适应。

    好在,宋江是不会让他跪下的。

    没等谷令君膝盖着地,宋江就一个箭步上前扶住了谷令君。

    谷都头本来也不愿下跪,立马就坡下驴,站起身来。

    “拜见大人!”

    “小谷兄弟太客气了,上次不是说了吗?你我二人以后不必在意这些虚礼,以兄弟相称即可。”

    宋江大胡子之上的那双小眼睛,都笑成了一条缝。

    想到要以兄弟相称,谷令君不由的想起了前世水浒中,宋江和兄弟们的相互称呼。

    于是,一点点恶趣味涌上心头。他双手抱拳,对着宋江来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拜见哥哥!”

    听闻这个称呼,宋江哈哈一笑,也回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贤弟。”

    这场景,这画风,跑偏了,完全跑偏了!

    “贤弟,这是?”

    宋江看到谷令君身后的那些战马以及东夷蛮子的甲胄和弯刀,眼神惊异的盯着谷令君。

    谷令君呵呵一笑。

    “哥哥,小弟前日里带着弟兄们去蛮子的地盘上打秋风,这是战利品,来哥哥这里换军功的。”

    闻言,宋江一惊。

    “贤弟莫非是以身涉险,去到了铁勒部境内?”

    “正是!此次,我部斩获铁勒马匪十八人,缴获战马二十匹,甲胄十八套,弯刀十八柄,另外还有一些皮货、杂物。”

    谷令君将此次前来换将要取军功的收获,一一报出。

    “我方两人轻伤,一人重伤,无人阵亡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