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毕竟自古以来都是皇帝最大,现在却两极反转,皇帝也得听臣子的话。 现在朝堂上还有谁能制衡李青? 这是众多大臣心底的想法。 祥符帝在龙椅上坐下,随后看向殿内群臣,说道:“让诸位爱卿久等了。” “今日朝会现在开始吧,众卿有何要事,都可畅所欲言。” 听到此言,群臣收敛各自的心思。 然后将注意力转移到朝会上去。 其实倒也没什么大事需要讨论的,毕竟周国现在国运大涨,国家风调雨顺。 往年那些洪涝、旱情、蝗灾之类的天灾都消失无踪,对外也没有战事,一片太平安康的盛世之景,国力稳步提升。 “陛下,臣有事要奏。” 扯皮了一些小事之后,孔祥德忽然开口说道,站了出来。 “爱卿请讲。” 祥符帝此时还是很困,眼皮子都在大家,闻言打了个哈欠,点了点头。 随后孔祥德便继续说道:“陛下,臣要奏的是关于地方官员在在青苗法上贪污腐败一事。” “青苗法自实行以来,对我周国影响深重,然而却有人借此法而敛财。” “三月之前,御史台接到检举,言闽地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,同时将原本一分的期息,提高到了三分甚至四分之重!” “无独有偶,在其他几处地方,也都出现了同样的事情,让百姓苦不堪言。” “臣以为当彻查此事,严惩不怠!” 孔祥德振声说道,声音振振。 青苗法是元符帝还在位的时候所推出的政策,简单来说就是让百姓们在收成不行的时候向地方官府借钱,渡过难关。 这项政策的本意是好的,可以让普通农户不必遭受豪强剥削。 但有些地方官员却抓住了这个机会,强行让百姓借贷,同时提高息费。 以至于现在各地都出现了不少反对青苗法的声音,地方百姓对此怨声载道。 “呃……” 祥符帝本就犯困,此时又听孔祥德说什么青苗法、什么息费什么的,感觉脑袋都在发晕。 他甚至都不知道青苗法是什么! 装模作样地听完后,祥符帝试探着说道:“那、那就彻查吧,嗯!好好查。” 而这时候户部尚书方沉毅出来说道:“陛下,臣以为问题的根源并不是腐败的问题,而是青苗法本身。” “让百姓向官府借贷,此法加重了户部的财政压力,甚至是入不敷出。” “因此微臣认为当废止青苗法,缓解财政压力的同时也杜绝地方官员腐败!” 方沉毅的回答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。 他竟然提议直接废止青苗法! 然而很快,群臣便意识到了这并不是地方官员腐不腐败的问题。 而是在挑战元符帝遗留的新政! 孔祥德听完就怒了,厉声道:“地方官员腐败,不是应该严格彻查腐败吗?” “仅仅因为腐败就废止青苗法,这和因噎废食有什么区别?!” “况且青苗法推行之后令无数百姓免遭地方豪强剥削,此乃利民之事;若青苗法废除,百姓若遭遇收成不济的时候,又该去何处求助?” 在青苗法推出之前,每年不知道多少百姓因为收成不好而紧衣缩食、甚至因此卖儿卖女、为奴为婢。 地方土地兼并严重,造成国家动荡。 青苗法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增收。 而是稳固底层百姓的生活。 “如今我大周用钱的地方太多,免费学堂耗资巨大,军队需要军饷、装备需要更换,还有战死士兵每月发放的抚恤银,皇宫宫殿的修缮,等等等等。” “虽然近些年来财政收入提高了,可支出依然巨大,到处要用钱。” “如若能废除青苗法,国库的压力就能减少许多。” 方沉毅有条不紊地回答道。 他就抓着财政问题说,丝毫不让。 他说完后,已经升任丞相的宋珏也开口说道:“陛下,青苗法确实弊端太大,而且地方也难以监察。” “与其费心费力执行此法,不如直接废除,保证国库经济稳定。” “如此,等到国家需要用钱之际,国库也不至于捉襟见肘。” 宋珏的开口仿佛代表着一个鑫昊 许多官员也纷纷开口支持。 但与此同时,亦有诸多大臣反对! “简直是可笑!民富才能国强,若是连百姓生活都无法保证安稳,国家如何强大?” “地方豪绅剥削百姓、鱼肉乡里,危害不知何其大!青苗法断不能废!” “不废青苗法,你可知每年有上百万两银子被借出,能收回的却只有一半不到?这些银子难道你去赚吗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