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于谦,他的言语本就无所顾忌。喝了点小酒过后,更是直言不讳。 但言语上直来直去并不妨碍于谦的聪明劲,他知晓皇帝是在担忧什么,随即便又说道: “陛下尽管放心,有微臣还有众将士在,此战我明军必胜。” 给出自己的军令状以后,于谦看着皇帝夹着一片羊肉沉思了许久未曾开口。 正当他想要进言再一次劝说皇帝之际,耳边传来了皇帝应允的声音。 “于谦,朕可以答应你的要求,不过朕要驻跸于八达岭而非居庸关。因为朕这边刚刚收到一个消息,没准于战事方面可以做个简单的布局。” “请皇帝明言!” 见到皇帝如此听人劝,于谦长舒了一口气的同时,很好奇皇帝有何种消息能在战事方面做局。 “锦衣卫密报,大同城镇守太监郭敬和瓦剌部的太师也先私交甚密,其族人把伯,是也先的近身亲信……” “陛下,此事万万不可行啊!” 不待皇帝说完,脑子相当活泛的于谦,听到这么个消息以后,已经猜到皇帝想要干啥了。 他是真没想到,眼前这位年轻皇帝,胆子是真够肥的,竟然想拿自己当诱饵引瓦剌部前来围攻。 ... 被称作“玉关天堑”的八达岭长城,自古就有‘居庸之险,不在关城,而在八达岭’这么一说。 “路从此分,四通八达”,这便是八达岭名称的由来。 位于两峰夹峙下的八达岭,地势极为险要,想要攻下此地,单凭骑兵的话,来的人再多,肯定也是办不到的。 只不过,如若说皇帝驻跸于此地被瓦剌太师也先获知的话,但凡他不傻,定会派出瓦剌骑兵实施围点打援。 要知道,八达岭之外,向北向东向西,可谓是一片坦途旷野,相当有利于来如风的骑兵。 一旦被敌人知晓大明朝的皇帝就驻跸在这里,那瞧好吧,八达岭这处险要之地,恐是再无宁日。 虽说身处险要之地内部,在锦衣卫的保护下,皇帝可保自身平安无事…… 然,试问如果大明朝的皇帝被寇虏围攻在此,那又有几人可以做到真正的无动于衷视若无睹呢? 即便皇帝提前发下圣旨不准将士们私下调兵遣将前来救援,若果真听了皇帝的话,待到班师回朝之际,又有几人能在满朝文武大臣的参奏下,保住自己那条小命? 第(2/3)页